首页 > 快讯  >  正文
营商环境突破年丨9项养老保险业务“跨省通办” 提升数字化服务效能……陕西人社部门持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
2023-08-14 18:17:22 来源:西部网

西部网讯(记者 苏静萌)学习借鉴省内外典型经验做法,加强复制推广,出台配套措施、细化改革举措……记者今天(8月14日)从陕西省人社厅了解到,今年以来,我省全面深化人社领域改革,相继出台多项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举措。

西安推广“家门口就业”服务模式。


(资料图片)

推广“家门口就业”服务 探索就业新模式

为进一步提升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水平,陕西打造零工市场103家。指导西安市推广“家门口就业”服务模式,已完成全市21个区县、开发区的区域性掌上平台建设,提供家门口招聘、技能培训、创业扶持、社会保障等各类服务事项157个,区县定制事项7个。

通过平台建设,形成了全市招聘岗位区域化发布,个人求职智能化匹配,就业服务系统化对接,公共服务便捷化办理的工作格局。截至目前,平台注册个人433万人,注册单位4.37万家,累计提供岗位355.63万个;累计举办4146场招聘会、举办就业服务进社区、社区直通车等活动389场次,为30.93万求职者精准推送岗位22.48万次。

做好9项养老保险业务“跨省通办” 推进“全省通办”

今年以来,陕西省人社厅印发《关于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“跨省通办”业务的通知》,自7月1日起,9项养老保险业务实施“跨省通办”。调整并发布办事指南,补充细化“办事时间、办理机构及地点、咨询查询途径、监督投诉渠道”等要素内容,方便参保企业群众跨省办事。

同时,在宝鸡、延安等市开展无视同缴费年限人员退休优质服务创建,试点参保人员退休“刷脸办”,实现“随申请、随核定、随发放”。陕西养老保险APP面向五个群体,服务3000余万参保个人和20多万参保单位。截至目前,注册人数1829万人,下载量达到3.4亿人次。

扎实推行综合柜员制 做好新增档案数字化加工

深入实施综合柜员制,严格固化办事标准,确保线上线下信息同源、标准一致。进一步优化线上服务系统,强化线上线下融合,推行档案接收转递线上“一网通办”、“跨省通办”。

精减合并办事环节,打破“碎片化”服务模式,推行“一件事一次办”集成服务,确保更多服务纳入“一件事”。大力压缩等待时限,采取“预约办理”、“错峰办理”、“分流快办”、“咨询台靠前服务”等手段,提升服务质效和群众满意度。上半年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累计服务8.8万人次,完成档案数字化加工两期36.1万卷,为人才档案管理服务转型打下坚实基础。

提升数字化服务效能 打造高效便捷政务服务

为推进人社领域相关证照电子化工作和外部门电子证照应用,不断丰富完善电子社保卡证照数据,陕西已完成机关事业单位法人电子证书在参保登记环节使用。同时,持续完善电子地图应用,将更多的人社服务网点信息纳入“人社电子地图”应用。

企业群众可通过“陕西政务服务网”“陕西12333”“秦云就业”电子地图准确查找各级人社政务服务网点、社银合作社保卡网点和标准化创业中心,实现“知点找点”“知点找事”“知事找点”“链接直办”等多元化精准指引和导航服务,让人社业务更加“易懂、易索、易办、易得”。

截至目前,陕西人社电子地图已全面展示3048个人社办事网点,人社服务实现统一认证、单点登录,一套账号全省通用。提供办事指南查询187项,网办事项211项,累计注册用户223万,年均服务320万人次。此外,陕西加强精准动态就业服务系统应用,目前,该系统注册个人1337.89万人,覆盖陕西55.60%劳动力人口,注册企业8.25万户,举办6918场招聘会,提供岗位412.98万个,121万求职者参与招聘活动。

标签:

精彩放送